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_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怎么样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2.青龙满族自治县的风景名胜

3.祖山风景区在哪里

4.祖山风景区的地质功能和旅游观光路线

5.秦皇岛周边有哪些人少的少数民族景点?

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_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怎么样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路线: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基地

       任务: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预习内容:

       1)表层地质作用。

       2)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

       3)构造运动。

       No.26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路北侧(图4-21)。

       意义:花岗岩及其次生构造、地貌观察点。

       观察内容:

       1)响山岩体早期侵入岩。

       2)侵入岩的构造特征。

       3)侵入岩的地貌特征。

       教学内容:

       1)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参见第二章,二、岩浆岩)。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

       图4-21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交通位置图

       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2)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图版Ⅲ-7):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约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为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5%。岩石K-Ar同位素年龄为101.4Ma(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1995)。

       3)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上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花岗岩晶洞内的矿物多为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图版Ⅲ-8)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3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4)花岗岩地貌: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5)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描述花岗岩的岩石特征,观测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讨论响山花岗岩体的地貌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岩性鉴定与描述。

       2)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区别及产状测量。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响山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2)与华山、黄山等地质地貌特征进行对比,说明响山岩体地貌的形成条件。

       No.27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意义:河流地质作用及冲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3)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4)节理观测。

       教学内容:

       1)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个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消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荡,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代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Ⅰ、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动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岩石中可见4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重点与难点:

       1)花岗岩的分类、命名及观察描述花岗岩的方法。

       2)中粗粒和中细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关系的判断与分析。

       3)节理的观测及节理性质的判别与分析。

       时间:80分钟。

       思考题: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以祖山风景区为例,讨论自然保护区对地质、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意义。

       No.28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意义:接触变质作用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及判别。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

       3)褶皱构造。

       教学内容:

       1)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恢复到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图版Ⅳ-1),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重点与难点:

       1)正长斑岩的观察与描述。

       2)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变质带的识别与分析。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No.29

       位置: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意义:松散堆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松散堆积物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教学内容:

       1)在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为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沙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重点与难点:

       1)不同营力和介质的搬运、沉积特征。

       2)砾石的岩性识别及可能的物源区分析。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点?

       2)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No.30

       位置:秋子峪村北约700m公路西侧采石场。

       意义:褶皱及其伴生构造观察点。

       观察内容:

       1)褶皱构造。

       2)断裂构造。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

       教学内容:

       1)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鲕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图版Ⅳ-2),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2)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图4-22;图版Ⅳ-3)。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吞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图4-22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

       3)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横张节理。

       此处还可见到断层擦痕(有的产状为115°∠30°和350°∠39°)与岩溶现象。

       5)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图,对褶皱进行分类。

       重点与难点:

       1)褶皱构造的识别及褶皱的测量与描述。

       2)与背斜构造伴生的小构造的观察与识别。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

       2)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

       3)褶皱构造对于地质找矿有何意义?

青龙满族自治县的风景名胜

       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县境内,其最高峰为天女峰。祖山有奇险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春天可以看到满山鲜花;夏天有潺潺的泉水;秋天则看满山红叶,景色非常绚丽;而冬天这里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色。这里山势非常雄伟,有很多奇石都形态各异,姿态万千。 祖山有东门、北门和西门三个门,东门是距秦皇岛最近的一个门。进门便是风景最美的十里画廊,这里两旁的山势峥嵘,奇峰迭出,这也是去祖山的游客首选的山门。北门的景色相对东门逊色一些,从北门上去可直达景区中心望海寺景区。由于山路比较险,所以不允许自驾车进山,而且沿途景色平平。进北门后,景区内有观光车接送至北天门,游客可从此开始爬王母峰、天女峰。而祖山的西门,即花果山景区,虽然为祖山的一个分景区,但是单独售票。此处目前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游客较少。 景区内的景点很多,主要景点有十里画廊、天女木兰谷、情人谷、望海寺、天女云床、空中草原等。而游玩祖山有一日游和二日游两种。一日游可从东门开始玩起,景区内有观光车,可以步行,也可以坐观光车游览。一路可以看苇子峪长城、地质植物科普基地。之后从山下至山下一路的景色被誉为“十里画廊”,体力有限的游客可以在十里画廊坐缆车上下山,如果不愿坐缆车的,步行上山约3个多小时。到达山上可在山上的祖山宾馆用餐,也可自带食物。午餐后,前往情人谷观八戒岩,之后一路可看万寿山、迎客松和无字碑,然后返程。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祖山风景区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祖山风景区在哪里

       祖山风景区

       祖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北京、承德、秦皇岛旅游大金三角中,北戴河、山海关、祖山小金三角中,主峰天女峰海拔1424米。

       桃林口景区

       桃林口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依托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桃林口水库工程景观和周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成的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2万亩,水域面积6万亩。

       冷口温泉

       冷口温泉位于青龙县西南部,是清代“口外八景”之一,常年水温41℃。内含钙、镁、氯等元素和硫酸根、碳酸氢根等离子。

       都山森林公园

       都山森林公园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山峦起伏,群峰陡峻,沟深谷长,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植物种类达300多种,境内分布有广泛的天然林,森林覆盖率达94.2%。林中长有北方稀有的原始古树云杉,还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黄饽椤、核桃楸、紫椴等。

       花厂峪—五道岭

       花厂峪自然村位于祖山风景区的东北边缘地带,又是“秦皇岛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道岭自然村地处北龙潭景区内。

祖山风景区的地质功能和旅游观光路线

       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县,最高峰是天目山。祖上在明秀有奇特的山景水景,春天可以看到满山的花;夏天有潺潺的泉水;秋天看漫山红叶,景色很美;冬天,这里是一片银装素裹的风景。这里的山非常雄伟,有许多形状各异、姿态各异的奇石。有三个门:东门、北门和西门。东门是离秦皇岛最近的门。入口是风景最美的十里画廊,这里两边的山高耸入云,奇峰林立,也是来祖山游客的首选。北门风景不如东门。从北门可以直接到景区的中心——望海寺景区。因为山路险要,不允许自驾进山,沿途风景平庸。进入北门后,景区有观光车带你去北门,游客即日起可以开始攀登王母峰和天女峰。祖山西门,即郭华山景区,是祖山的子景区,但单独售票。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游客较少。景区内景点众多,有十里画廊、天女木兰谷、情人谷、望海寺、天女云床、空中草原等。有两种旅游方式:一日游和两日游。一日游可以从东门开始。景区有观光车。你可以步行或乘坐观光巴士游览。一路可以看到围子峪长城和地质植物科普基地。之后,从山下到山下的景色被称为“十里画廊”。体力有限的游客可以在十里画廊乘坐缆车上下山。如果他们不想坐缆车,他们可以步行上山大约3个小时。到了山上,可以在山上的祖山酒店吃晚饭,也可以自带食物。午餐后,前往情人谷观赏八戒岩。之后可以一路看万寿山、迎客松、五子碑,然后返回。

秦皇岛周边有哪些人少的少数民族景点?

       路线:基地-祖山景区东门-汽车厂-秋子谷-基地

       任务:

       1)观察早白垩世象山花岗岩基岩和花岗岩地貌。

       2)观察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接触变质和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的河流地质过程和新生代沉积特征。

       4)观察寒武系地层的岩性和原生结构。

       5)观察于背斜的构造,分析其构造运动。

       6)祖山自然风景区和明长城。

       预览内容:

       1)地表地质过程。

       2)岩浆和变质作用。

       3)构造运动。

       26号

       位置:道路北侧祖山景区东门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米(图4-21)。

       意义:花岗岩及其次生构造和地貌观测点。

       观察内容:

       1)香山岩体的早期侵入岩。

       2)侵入岩的结构特征。

       3)侵入岩的地貌特征。

       教学内容:

       1)祖山自然风景区属于早白垩世象山花岗岩基岩的一部分。该基岩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呈不规则椭圆形产出(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暴露的位置是两组断层的交汇处。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香山岩体不断膨胀,形成两期岩浆侵入(见第二、二章。岩浆岩)。岩体与围岩的接触边界不规则,呈锯齿状,岩体中无定向组构。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该观测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入。

       图4-21祖山景区旅游观光路线地质功能及交通位置图

       变成中粗粒碱性长石花岗岩。

       2)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图版III-7):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斑状结构,块状结构,无明显矿物定向,局部发育晶洞结构。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应时约20%~25%,呈异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gt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毫米,大多为3~6毫米,较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生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含量均小于5%。岩石的K-Ar同位素年龄为101.4Ma(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95)。

       3)岩石原生结构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结构。象山岩体基地的主要构造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侵入岩中的原生孔洞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称为晶洞。水晶洞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或后期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晶洞壁上往往发育有晶形完善的应时和长石晶体。花岗岩洞穴中的矿物多为应时晶体,生长良好的称为晶体,一般垂直于洞壁生长。相山花岗岩(-8板块)较发育的微体结构表明岩体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象山岩基早期侵入体内原生节理发育,在同一露头上可见到三组相互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控制。

       4)花岗岩地貌:香山岩体中存在多条不同方向的近垂直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地表地质特别是地表水风化剥蚀的作用下,象山岩形成了深谷、奇峰、险峻的地貌特征。露头上还可见两组(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

       5)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和描述花岗岩的岩石特征,观察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讨论象山花岗岩体的地貌特征。

       重点和难点:

       1)岩性识别和描述。

       2)差异

       1)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山区河流的地质特征。

       3)香山岩体晚期的中细粒花岗岩。

       4)联合观察。

       教学内容:

       1)祖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珍稀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象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象山最高峰海拔1421m。渤海北部和燕山东部的山峰都是由香山的起源形成的,因此得名山的祖先。祖山有五大景区和数百处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浪谷、原生态珍稀植物天目木兰、风中奏乐的山峰香山、变幻莫测的六松神仙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和明代石长城景区更是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罕见的山地森林公园,也是地质、生物、环境研究的良好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名仙女座、天女木兰、牡丹,属阔叶亚乔木木兰科木兰属,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二级。是世界闻名的珍贵树种。玉兰花期是从六月到七月。花瓣乳白色,雄蕊红中带黄,极其冷艳。叶子油绿,枝条光滑无毛,整体呈现出美丽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s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只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开花生存。一旦环境被破坏,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枯萎、灭绝。目前,该树种在中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而祖山有1500株,成片生长,更为罕见。每年六月下旬,一片盛开的玉兰花,长长的花梗随风飘荡,香气四溢,宛如女神撒落的花朵,让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坡上,围子峪长城从东北向西南蜿蜒。它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建造,1567年(秦明龙元年)由民族英雄戚继光重建。它是石长城科学景点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象山,上游河谷因河水冲刷呈V字形;冲积成分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应时正长岩等。分选差,呈角状-亚圆形,局部可见呈卵石状排列的砾石;河漫滩、浅滩发育,局部可见一、二级河流侵蚀的阶地,或可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现象。

       3)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香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碱性长石花岗岩。岩石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岩结构,斑状结构,块状结构。主要矿物为应时,含量约25%,呈异形粒状,粒径0.5~2mm钾长石的含量gt65%,半自生,一般0.5~2mm,部分2~4mm。斑晶。次要矿物含量为5%~10%,主要为黑云母,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观测点的中粗碱性长石花岗岩。前者在脉动中侵入后者,二者的接触关系可见于南侧长城脚下以东约150m的陡壁上。

       4)岩石中可见四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和11585,主要为次级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峭的岩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后,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重点和难点:

       1)花岗岩的分类、命名以及观察和描述花岗岩的方法。

       2)判断和分析中粗晶铝之间的接触关系

       1)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宏观特征和判别。

       2)接触变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

       3)褶皱结构。

       教学内容:

       1)象山岩体东缘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出露岩体自西向东,分布于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及上寒武统孤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应时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这个观测点主要是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具有良好的层理和发育良好的层理结构。颜色以灰色、浅棕灰色、深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的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应时粗砂岩和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在岩体上呈中薄层状分布,褶皱构造发育,表明岩体的侵入或后期构造活动造成了地层的塑性变形。

       2)岩体边缘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蚀变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种过渡关系。岩体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细粒花岗岩结构向斑状结构向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转变,即在岩体边缘有明显的细粒边或凝边。它是在岩浆侵入地层,岩浆体边缘被淬冷时形成的,表明象山岩体与中寒武世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蚀变呈浅黄褐色,具斑岩结构和块状构造。斑岩由正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前者肉红色,含量5%~10%,呈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深绿色,含量为lt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发展了局部伪流动结构。岩体中可见围岩捕虏体。

       岩浆烘烤的结果是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本硬度较低的石灰岩、泥岩变得坚硬。远离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恢复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度为1~10厘米的接触变质带,其边界不规则(图版IV-1)。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和角闪石,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和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和烤边在确定侵入岩和沉积岩接触关系中的作用。测量接触面和地层产状,绘制侵入接触关系剖面图。

       重点和难点:

       1)正长斑岩的观察和描述。

       2)侵入接触关系和接触变质带的识别与分析。

       时间:60分钟。

       问题:如何识别冷凝边和烤边?它们对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有什么意义?

       第29号

       地点:车场村西南民居旁的路边。

       意义:松散堆积物观测点。

       观察内容:

       1)松散堆积物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2)根据矿床特征分析源区。

       教学内容:

       1)在正长斑岩、寒武系中薄灰岩和泥灰岩中,发育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宽约20m。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和正长斑岩砾石、砂和土组成。石灰岩、泥灰岩和泥岩含砾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呈带状:下部为砾石层,大粒径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次棱角状-次圆形,含量gt60%,略呈叠瓦状,其余为细砾石和砂土;(2)中部主要为褐**砂泥层,呈长透镜体状,含少量砾石,厚约40~60cm;

       2)砾石的岩性识别和可能的物源分析。

       时间:40分钟。

       思考问题:

       1)河流、激流和席状流形成的沉积物特征有何异同?

       2)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识别物源?

       30号

       地点:秋子余村北700米公路西侧采石场。

       意义:褶皱及其相关构造的观测点。

       观察内容:

       1)褶皱结构。

       2)断裂构造。

       3)沉积岩的原生结构和岩溶现象。

       教学内容:

       1)观测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粒灰岩、竹叶灰岩、泥灰岩、泥岩和生屑灰岩。鲕状灰岩,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构造。鲕粒大小1~2mm,圆形,含量80%以上。亮晶以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的球状鲕粒明显突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灰色,生物碎屑结构,颗粒结构,中薄层状。其中所含化石多为古生物碎片(图版IV-2),完整的很少,主要是双壳类。

       2)地层中褶皱构造发育,为直立背斜。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倾向北东,倾角约10。暴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心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两翼为张夏组灰岩、鲕粒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300~30222~39,东翼地层产状65~8230~33;正常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发育(图4-22;图IV-3)。背斜轴部附近的节理往往能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该区褶皱属于上平山斜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受到香山岩体的破坏和侵蚀,表明该背斜形成于香山岩体之前。

       图4-22秋子谷背斜剖面示意图

       3)地层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肿瘤构造、水平层理、缝合构造、羽状裂隙等。观察并分析这些结构的形成原因。

       4)与背斜分布方向垂直,部分断裂构造发育,部分断裂构造宽gt;30cm,充填有风化红土和石灰岩角砾岩。它们是在折叠过程中沿平行于压应力的方向形成的横向节理。

       断层擦痕(部分产状为11530和35039)和岩溶现象也可见于此。

       5)测量地层产状,制作背斜构造剖面,划分褶皱。

       重点和难点:

       1)褶皱构造的识别和褶皱的测量与描述。

       2)观察和识别与背斜构造有关的小构造。

       时间:60分钟。

       思考问题:

       1)试解释背斜构造的成因。

       2)如何识别褶皱的类型?如何描述褶皱特征?

       3)褶皱构造对地质找矿有什么意义?

       马上就是旅游旺季了。不想去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想去秦皇岛周边不太热门的景点,带上家人去公路旅行。以下是秦皇岛周边的一些推荐景点。当你外出旅行时,你可以考虑一下!

       角山-长城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以北3公里

       作为秦皇岛的一个景点,它的知名度远不如山海关和老龙头,而且由于离前两个地方比较近,很多旅游团可能会在京哈高速以南的两个著名景点多待一些时间。上山下山的路上,风景不错。如果天气更晴朗,树叶会更鲜艳,效果会更好。长城的一些路段也是垂直的,所以爬上去还是挺刺激的。

       祖山风景区

       景点位置: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066500

       祖山风景挺好的,尤其是水,可以用清澈见底来形容。祖山海拔不高,然而登上天目山,东边看日出,南边看风帆,西边看长城,北边看群山,尽收眼底。这里有险峻的山景和明秀水景,花木兰盛开时,宛如仙境。

       南戴河

       景点位置: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环海路与海云路交叉口附近

       南戴河不大,有东西两条主要街道。海路一侧是海岸线,沿途有黄金海岸浴场、天马浴场、仙罗岛浴场。停车费,而且不便宜。如果是酒店住宿,停车免费。北戴河的酒店或者民宿也比较成熟,但是南戴河现有的酒店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游客了。南戴河的餐饮价格比北戴河低,但旺季主要针对游客的餐饮价格不能简单比较。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

       景点位置: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金山嘴路8号

       该企业现已关闭。具体营业(开业)时间请以官网/宣传为准。

       值得一去。这是一个超出预期的新吸引力。身份证免费参观。展厅分为一楼两个展区,一楼一个展区,一个室外场地区。展览设计和历史叙述非常符合逻辑,即使没有解说,我们也能清楚地了解秦煌汉武、北戴河和古碣石的历史渊源。精美的沙盘模型和遗址区土基的模拟结构图,可想而知当年宫殿建筑的富丽堂皇和富丽堂皇。

       如果不喜欢人多的地方,这些景点比较安静,可以考虑去看看。

       好了,关于“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青龙祖山风景区空气质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