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_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原理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的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湿地生态系统(自然的净化工厂)

2.游泳池水净化水处理一整套系统都包括哪些

3.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原理

4.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有哪些

5.景观池过滤系统有哪些?

6.景观水治理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_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原理图

湿地生态系统(自然的净化工厂)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由水体、植被和土壤组成,具有独特的水文、生物和地质过程。湿地被誉为自然的净化工厂,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提供洁净的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地。

       湿地的形成

       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体的积聚和植被的生长。湿地通常位于河流、湖泊、沼泽和海洋等水体周围,由于地势低洼或土壤排水不良等原因,水体在这些地区会积聚,形成湿地。湿地的植被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组成,它们能够适应高湿度和浸泡在水中的环境。

       湿地的功能

       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

       1.水质净化:湿地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和营养物等。湿地的植物和土壤可以吸附和转化这些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2.水资源调节:湿地可以调节水的流动和储存,减缓洪水的发生,增加水源的稳定性。湿地的植被和土壤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水分,当降雨量过大时,它们可以起到缓冲和延缓水流的作用。

       3.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包括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等。湿地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繁殖场所,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4.碳储存:湿地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湿地是重要的碳汇,能够减缓气候变化。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制定湿地保护政策: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湿地管理和监测,确保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2.增加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公众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3.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这包括植被的重新种植、水质的改善和生物的引入等。

       4.控制湿地开发:限制湿地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进一步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和制定开发限制措施来实现。

游泳池水净化水处理一整套系统都包括哪些

       湿地,以它复杂而微妙的方式扮演着自然的净化器的角色,显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严谨、完善和神奇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的过滤作用是指湿地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的功能,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复杂界面的过滤过程和生存于其间的多样性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既有物理的作用、也有化学和生物的作用。物理作用主要是湿地的过滤、沉积和吸附作用;化学作用主要是吸附于湿地孔隙中的有机微生物提供酸性环境,转化和降解水中的重金属;生物作用包括微生物作用和植物作用,前者是指湿地土壤和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后者是指大型植物如芦苇、香蒲以及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从污水中汲取营养物质的作用,从而使污水净化。生物作用是湿地环境净化功能的主要方式。

       湿地植被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还可以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流经湿地的营养物质则被植物有效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既为下游净化了水源,又通过物质循环养育了湿地生态系统中众多的次级生产者和更高食物链等级以上的消费者。

       认识到湿地的净化作用,人们有目的地为处理污水而建造了人工湿地。目前欧洲有500多处、北美有600多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亚洲、澳洲和拉美也在越来越多地建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投入运行,广泛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各种工农业废水。

       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多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茳芏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污水类型、水流负荷、渗滤介质、滞水深度和时间、流路的可控性、植物类型及管理模式等。湿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目标包括:(1)直接处理污水;(2)对经人工或其它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处理或深度处理;(3)利用污水营造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野生群落提供有价值的生态栖息地。根据污水径流的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立式流湿地。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有十分复杂的净化机理,现在仍未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人工湿地成熟以后,填料表面吸附了许多微生物形成的大量生物膜,植物根系分布于池中,与自然生态系统中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三重协同作用净化污水。

       人工湿地中的物理作用,主要是过滤、沉积作用。土壤-植物是一个活的过滤器,污水进入湿地,经过基质层及密集的植物茎叶和根系,可以过滤、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并沉积在基质中。由于植物、土壤-无机胶体复合体、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的多样性,人工湿地中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如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拮抗、氧化还原反应等,这些化学反应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基质类型。

       人工湿地在净化城市污水等方面显示出廉价高效的特点和巨大的潜力。有目的地建造更多的人工湿地,是湿地利用的新方向

       人工湿地是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有目的地构建而成。

       湿地内水-沉积物-植物体-碎屑-生物膜之间密切接触,可以促进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加强各组分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相互影响,还可以形成多种酶和腐殖酸。植物吸收的养分一方面在植株内部循环,另一方面,也参与活体和枯枝落叶的矿化和淋溶过程。部分营养物质被基底砂砾和难溶性的腐殖质固定下来,累积在湿地中。从植物中分泌出来的酶以及枯枝落叶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成分为多种微生物过程提供了良好环境,如反硝化过程。

       人工湿地内,由于有机物负荷高,淹水时间长,限制了与空气的对流交换,因而往往处于厌氧条件之下。白天藻类和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改善水体内和生物膜附近的氧化条件。通过扩散、对流和植株本身的释放,也可以与大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在水体表面甚至根系附近形成好氧小环境。湿地内这种好氧与厌氧环境的时空镶嵌格局大大提高了不同微生物过程的作用,为吸收和转化各种养分、重金属和有机毒物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在3小时~5小时内流过200余公顷的沼泽湿地后,硝酸盐即可减少63%,磷减少57%;2公顷湿地可净化200公顷农田径流中过剩的氮和磷。

       在美国佛罗里达,城镇废水经过柏树沼泽后,98%的氮和97%的磷被吸收和净化。湿地植物还能够富集许多重金属,有时富集浓度可达10万倍以上,如芦苇净化铅、锰、铬的能力分别是80.18%、94.54%和100%,对铝、铁、钡、镉、钴、硼、铜、钼、钒、锌等均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根系附近这些离子的浓度大大高于周围水体。由于湿地具有如此之强的净化作用,加上低廉的建造和运行费用,因而成为许多地区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的首选。

       印度卡尔库塔市将所有污水排入一个经过改造的湿地复合体,既处理了污水,又从中获得了收益:鱼产品年产2.4吨/公顷,水稻年产2.0吨/公顷,还有数千公斤的蔬菜,成为全球利用湿地处理污水的典范之一。

       成都市活水公园是国内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一个成功尝试。该系统用水泵把受污染的府河上游来水输送至活水公园的湿地,再将处理后的水排放到府河中,获得了良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是以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合为一体的完整的水处理工程,主要工艺过程为:厌氧沉淀池、嫌氧池、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戏水池及连接各工序的水流雕塑与自然水沟等5个部分。从厌氧沉淀池到戏水池可以清晰地看到污水在各工序逐级变清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水质、水流、水生物及水使用功能的变化。在府河丰水期和平水期,植物及其它各种生物生长旺盛,府河水中TN、TP的主要去除途径是生物的降解、转化及吸收。而在府河枯水期,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主要依赖于系统内植物、微生物及其它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净化能力。即便是在系统处理效果较差的枯水期,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对府河水中大部分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依然明显。系统中各单元之间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耐受由于丰水、枯水期导致的清污交替变化冲击。

       成都市活水公园的建立是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与城市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在净化受污染水体、充分利用淡水资源方面迈出的成功一步,建设成为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较高层次的应用,为其推广开拓了更广泛的领域。

       杭州西湖因遭受上游农田过剩化肥、农药之危害,一度呈现水质恶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之态势。利用人工湿地对富营养湖水进行处理的试验表明,在入水水质达到超V类水平的条件下,经过两级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I-II级水平,对总氮、COD、BOD的净化效率达到40%以上,总磷净化率达到60%以上,铵态氮净化率达90%以上。实际净化效果受气候条件、水流负荷及植物物种的影响很大。进一步研究表明,某些物种如薏苡和蕉芋表现出较强的净化能力;生长快的物种比生长慢的物种有更强的净化能力。冬季,虽然多数植物的生物活动受到限制,但有些物种,如黑麦草及其根系仍能发挥较强的净化作用。

       正如湿地多样的类型一样,湿地的净化功能也是多样的。重要的是保护好自然湿地,使其更好地发挥净化作用

       辽河三角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由于地处流经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辽河之下游,使之成为截留污染物质入海的最后一道屏障。污水灌溉在这里已有30余年的历史。由于所产芦苇每年都以茎杆形式作为造纸原料移出系统,适当污灌不仅不会造成污染物质的累积和苇塘退化,反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芦苇的产量和质量。研究表明,辽河三角洲目前8万公顷的苇田及纵横交错的渠系每年至少可以去除总氮3200吨~4000吨,活性磷80吨左右,这是以春季灌水量为限制因子的保守估计,此值尚不足其潜在去除能力的1/10。就去除效率而言,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率约为66.7%,对活性磷的去除率约为90%,而且小面积集中分布的苇田具有更好的效果。辽河口湿地的这种养分截留效应为削减氮磷入海通量,防止近海水域富营养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这片湿地,辽东湾的赤潮发生频率要比现在高得多。不仅如此,该区芦苇湿地对油田污水中的落地原油、BOD、COD等也具有很高的净化效率,分别达到80%、80%、60%以上,为缓解当地石油开采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对这片自然湿地净化功能的利用仍处于自发阶段,远没有达到系统、合理的水平,因而每年仍有大量受污染的河水排入海中。若使这片天然湿地的净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红树林-细菌-藻类-浮游动物-鱼、虾、蟹、贝类等生物群落共同构成的兼有厌氧-需氧的多级净化系统,林下的多种微生物能分解排入林内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吸收有毒的重金属,而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供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吸收,或固定在不易被鸟类和昆虫取食的部位(根和树干),从而达到净化海洋环境的目的。多数红树林植物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生长周期长,物质循环迅速,故纳污能力较强。红树林下土壤中又有多种厌氧、嗜氧微生物,可分解红树林的枯枝落叶、鱼虾蟹贝类、藻类和其它生物的残骸,以及排入红树林中的有机污水,释放出无机养料供给红树林本身和其它生物,起到物质转换、净化环境和避免海水富营养化的作用。据研究,如不计该藻类和底栖动物,红树林生态系统累积的总氮可达8.5吨/公顷,磷4.5吨/公顷,钾19.4吨/公顷。

       河流洪泛湿地能有效阻止硝酸盐的积累。湿地阻止硝酸盐进入河流和湖泊,并能减少田间施肥的潜在危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曾签署一项协议,通过利用现有湿地和建造人工湿地,有计划地减少由于面源污染向波罗的海的总氮输入量。据瑞典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每平方公里的湿地每年能阻止向临近水域迁移的氮约2000吨,仅此一项,每平方公里湿地的价值就达20000美元。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级净化系统,多数红树林植物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生长周期长,物质循环迅速,故纳污能力较强。

       人们对湿地自然净化作用的认识和利用的手段都还有待深化,我们的认识和行动关系湿地的未来,也关系人类的未来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湿地在水资源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了各种保护区对现有湿地进行保护,对退化湿地进行修复。但湿地作为一种高效、低廉的自然净化系统,在国内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城市对建造人工湿地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可行性还处在观望和尝试阶段,有些已经建成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往往因为管理不善,运行效率较低,达不到期望效果而废弃。对自然湿地的净化功能,也处在自发阶段,远没有达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

       因此,在湿地净化功能的发挥和利用方面,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充分认识湿地功能的多重性,提高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积极性。选择典型城镇,建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示范工程,集美、净、产、教于一体,由点及面,推广实施。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发达国家成功的湿地处理系统工艺,以提高我国人工建造湿地的水平,但并非任何地方都适合建立湿地净化系统,应视当地气候条件、污水负荷的可持续性以及可能供建造湿地使用的面积而定。对于已经建成的人工湿地,也要加强维护,避免污染超负以及造成对周围农田、水体的二次污染。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原理

       泳池水净化系统—泳池水处理系统的组成

       游泳池管道部分:包括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的进水部分管线、和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得出水部分管线。水处理循环水泵:通过水泵这个载体把水送入泳池水循环净化系统中去。循环净化系统:池中的原水通过此系统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消毒系统:通常泳池消毒系统包括氯消毒和臭氧消毒两种,氯消毒通常是液体次氯酸钠、固态的氯片,通常较大型的游泳场馆及经济条件较优越的地区采用此种方式。恒温加热系统:游泳场馆通过此系统一年四季都能进行游泳活动,通常要提供锅炉加热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或热泵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对池水进行换热。

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有哪些

       人工湿地的工艺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染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

        在不同材质、不同粒径配比的基质填料上种植特定的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净水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从而成为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沉积、过滤、吸附和分解等作用得到净化。

        同时,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了增加湿地基质的透水性,还能与周围环境的原生动物、微生物等形成各种小环境,通过氧的传递,形成特殊的根际微生态环境,这一微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净化废水的能力。

景观池过滤系统有哪些?

       天然湿地是处于水陆交接相的复杂生态系统,而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则是处理污水而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系统,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其去除污染物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有机物、氮(N)、磷(P)、悬浮物(SS)、微量元素、病原体等,其净化机理十分复杂,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供给湿地床除污需要的氧气;同时由于发达的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的净化作用、填料床体的截留及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不容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可以很快从废水中截流下来,被微生物加以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及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被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的最终归宿是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细胞及CO2和H2O。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

        废水中氮主要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被去除,其中植物吸收只去除了污水中小部分的氮,而污水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完成的。人工湿地比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一般无法完成反硝化作用)具有更强的氮的处理能力,比A/A/O系统则节省许多基建和运行费用。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是植物吸收、微生物去除及物理化学作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废水中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变成植物的ATP,DNA及RNA等有机成分,通过植物的收割而去除。物理化学作用包括填料对磷的吸附及填料与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反应。微生物对磷的去除包括它们对磷的正常同化(将磷纳入其分子组成)和对磷的过量积累。其中,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于磷的去除贡献最大。

       人工湿地主要优点:

        投资省、能耗低、维护简便

        人工湿地不采用大量人工构筑物和机电设备,无需曝气、投加药剂和回流污泥,也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因而可大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至于维护技术,人工湿地基本上不需要机电设备,故维护上只是清理渠道及管理作物,一般人员完全可以承担,只需个别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脱氮除磷效果好、病源微生物去除率高

        人工湿地是低投入、高效率的脱氮除磷工艺,无需专门消毒便可对病源微生物大副去除,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入湖泊、水库或河流中,亦可用作冲厕、洗车、灌溉、绿化及工业回用等。

       可与水景观建设有机结合

        人工湿地可作为滨水景观的一部分,沿着河流和湖泊的堤岸建设,可大可小,就地利用,部分湿生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本身即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景观水治理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鱼池池底净化管道系统:PVC给水管道。2、生化过滤池系统:深于鲤池10CM砖混泥土结构,占养鲤池面积的1/3—1/4;3、主体养鲤景观池:不小于35平方米面积,砖混泥土结构,池底钢网;4、自动排污装置:自动反冲洗及排污管道装置;5、生化过滤设备过滤材料:普滤仕鱼池过滤毛刷、生化棉,普滤仕细菌石,鱼池生化过滤棉过滤棉,增氧设备等;6、循环设备:进口或国产大口径过滤泵。7、杀菌装置系统:高穿透力的紫外线杀菌灯系统;8、自动投料:自动投料机、国产或进口;9、控制系统:微电脑控制装置、电器插坐控制装置;10、照明系统:池边景观灯及池底防水亮化灯;11、池边景观:池边景观石及隐藏过滤池材料;12、池边绿化:池边遮阳树及其它盆景。13.养殖设备:鱼网鱼捞鱼盆等。

寻找好心人帮忙做PPT

       已有的景观水处理方法大致有生化技术、气浮技术、跌水曝气、过滤技术、动植物生态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等。工程上常见的方法包括:循环过滤法、化学药剂法、跌水曝气法、气浮法、生态系统净化法和生态系统过滤法。

       景观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以下从不同方面对此常用景观水净化技术进行详细比较。

       优势:

       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占用河道面积小(每台仅占4.8m2),比人工湿地法可节省土地基建费用,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无需人工操作、护理,系统可长期保持稳定运行,不使用药物,避免化学修复形成的“二次污染”;

       见效快,充分提高水体溶氧量,增强水体自净作用,短期内(30d~50d)即可改善水体透明度;

       美化河道景观,充分发挥水生植物去除重金属、氮磷营养盐能力,重建河道完整生物链,维持河道水体生态平衡;

       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河道修复成本在300万~350万元/km,修复治理完成后河道基本清澈见底,河水可以游泳。

       治理效果:

       用物理方法来处理景观水体

       (1)循环过滤法:依据物理原理,对景观水体中的杂质与水体进行分离,保持水质的清洁。此法通常会用投洒化学药剂,与水中污染物形成沉淀的方法作为辅助,形成一套治理景观水体方案。在工程实例中,这种方式对处理含有较多悬浮固体(SS)或泥沙的景观水体,效果尚好。使用中循环周期是决定治理效果的重要制约条件,一般如果循环周期小于48小时,即2天内循环过滤一遍,则水质较有保障,超过48小时则水质不易保证。如果水体面积较大,有时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延长循环过滤周期至3~5天甚至更长,往往湖水水质不能保证。且该方法对有机物、藻类的抑制和处理效果不大,加入化学药剂易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一般循环过滤技术只适用于水体面积较小的景观喷泉水景中。

       (2)跌水曝气法:采用跌水曝气、喷泉或其他曝气装置,向水体中充入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以达到水体净化目的。单纯曝气只可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对于抑制藻类、降解有机污染物、实现水质清澈并无明显处理效果,不是一个完整的治理工艺。

       (3)气浮生化法:气浮技术通过向水中加压充氧,产生微小气泡沾附在藻类颗粒和其他水体悬浮物上,并投加絮凝剂絮凝,使藻类颗粒和悬浮物浮至水面,然后用刮板刮去,实现治水目的。能将水中的藻类颗粒和固体悬浮物分离并有效地清除,同时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但对施工方的技术要求较高,生化是在水中加入生化填料,让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分解,以此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气浮技术还要求水体循环。与循环过滤法一样,水处理循环周期也是决定治理效果的重要制约条件,如果循环周期过长,则效果不易保证。

       (4)物理方法的优点是对于小水体而言,见效快周期短,缺点是水质不能保证,对于藻类、有机污染物等无法有效清除。如果景观水体面积很小,可以通过定期补换水的方式来处理,成本低,管理也方便,效果也不错。?

       用化学方法来处理景观水体

       (1)化学药剂发:依据化学原理,向水中投放化学药剂,主要为硝化细菌和絮凝剂,短期见效,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以及鱼类的死亡,效果容易出现反复,常用会产生抗药性。

       (2)此方法不推荐,不在特殊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水处理的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其经济成本也相对较高,时间一长,水质又难以保障了。?

       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景观水体

       (1)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景观水是最科学的,但也是最复杂的。简单的说,就是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对食物链中的生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能相辅相成, 使整个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要有稳定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景观水体,就是模拟自然界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比例。水生植物就是景观水体当中的生产者,水生动物就是景观水体当中的消费者,微生物就是分解者。在实际运用当中,会结合项目本身需求,辅助搭配一些物理技术,以求更好的进行景观水处理。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景观水会涉及到很多学科,像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域生态学、水产养殖学等等重点学科,如何科学得将各学科运用到景观水处理当中,已成为景观水处理设计规划师的参照标准。

       (2)运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景观水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大小面积水体都可以运用,系统稳定,无需更换,耗电量低,长期保持清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十八大建设生态家园的精神;缺点是工程复杂,技术性强,难度较高,需要专业队伍来打造。

       工程设计和实施:

       循环过滤法: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罐和循环水泵,并且铺设用以循环景观水的管路。此法需要在岸边陆地上建设机房,并沿湖岸或水底铺设给排水管网,需要预留机房用地和管网。施工时间一般1~2个月。

       跌水曝气法:依靠水泵实现跌水曝气,或用喷泉曝气,设计与施工较易进行。

       气浮加生化法: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气浮机和循环水泵。施工时间一般1~2个月,需专业技术人员安装。

       生态系统净化法:只需将生态系统所需物品铺满池底,无需土建、给排水管线和机房,厚度不超过10cm,整体美观,设计与施工较易进行,无大型设备。

       后期操作与运行维护:

       循环过滤法:过滤装置涉及到很多机械电器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养护管理,景观水体中出现的藻类具有粘性,会造成设备的堵塞,需定期进行反冲洗。过滤出的垃圾需要清理,一般需要人工操作。

       化学药剂法:投放化学药剂后,池内生成很多沉淀下沉,需经常清理池底。

       跌水曝气法:曝气装置较易操作,但因该法对水体藻类与悬浮污染物无明显控制作用,需要专职人员对水面藻类进行打捞清理,操作较为繁复,同时需定期对水体进行更换,才可保持水质清洁,此法在运行阶段操作较为繁复,将消耗大量人力与财力。

       气浮生化法:气浮产生的浮渣是高浓度垃圾(把水体污染物直接提取出来),虽然可以全自动化控制,按理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现状都是直接冲入污水管,实际上是一种污染转移,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增添负荷。

       生态系统净化法:设备运行可依靠微电脑控制箱操作,小巧简单,设置完成后无需人管理。水中污染物被微生物转化分解为氮气、水、二氧化碳等,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总结:

       综合以上各方面比较,较之循环过滤法与曝气法,生态系统净化法治理水质更加全面,对景观水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水体流动性差,混浊,色度高,藻类泛滥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同时,无土建施工,无机房管网,不影响水面景观,能防止或延缓水面结冰,能养殖观赏鱼,满足人们对景观水的需求。运行操作简便,费用较低。

       基本信息

       [活水公园效果图]

       活水公园效果图

       案例名称:活水公园

        案例主题:活水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展示领域:城市最佳实践区

        城市和国家:中国四川成都

        案例面积:2680平方米

        案例位置:E片区

       概况

        中国四川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它对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生物自净功能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向人们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诠释活水文化,启迪人们珍惜水资源。该案例充分示了活水公园建设理念、运转流程和实践成果,并在原活水公园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和发展。

       案例原型

        该案例是微缩版的成都活水公园,其原型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从外形看,成都馆形如一条游在水边的鱼,喻示着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馆内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为一体,包括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龙门山森林植物群落景观、环境教育中心、亲水互动平台等设施。

       展示内容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成都“活水公园”案例占地2680平方米,分为4个部分,分别反映自然未被“现代文明”污染前的状况、自然环境被破坏和污染时的状况、水的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部分和展示河水经过生物净化后的运用状况。

       设计理念

        案例的设计理念秉承“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以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营造园林景观和公共空间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启迪人们对水的珍惜和对活水文化的诠释。

       建筑外观

        活水公园案例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微缩版活水公园的建成,将成为上海世博会一道靓丽风景线,最大限度凸显成都“林水相依、天人合一、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现状,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观者展示成都“宜居、宜游、宜投资”的城市特色。

       亮点

       环保节能

        花园通过地下管道,连接着卫生间、厨房和院内的洗手池。院子里所有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汇集,流入管式沉沙井,然后进入人工湿地植物床,植物床放有过滤作用的大小碎石,种植了芦苇、姜花、伞草、美人蕉,这些都是根系特别发达的湿地植物。它们能把水里的有毒物质降解、吸收掉,产生的微生物能吸附在碎石上,为植物提供养分。

       好了,今天关于“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活水公园的水净化系统”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