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_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图

       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回答。

1.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2.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游玩攻略

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_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图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1.1 自然地理概况

       公园所在的地理单元性质,山文、地势、流域、水域、气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水文、植被(植被类型与结构、植被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土壤等方面的特征。

       1.2 社会经济概况

       人口(数量、密度、构成、分布),行政区划变化沿革,产业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与预测。

       1.3 公园范围确定的依据

       根据充分满足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主体地质景观及其赋存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的需要,说明公园范围确定的依据。分析公园范围划定的合理性与管理的有效性。

       1.4 公园发展概况

       1.4.1 地质公园的名称、资格授予时间

       1.4.2 地质公园取得资格以前的地质研究程度与主要研究成果

       1.4.3 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期间的考察、规划等工作概况

       1.4.4 地质公园已完成的建设工作概况及已有的基本设施

       1.4.5 地质公园已有的管理机构及人才结构情况

       1.4.6 公园如与世界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相重叠或部分重叠,可简述其设立的基本情况 3.1 地质地貌景观概况

       描述区域地质、地貌景观概况及其演化历史。其中区域地质概况包括地层与古生物、区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以及区域地质发展史。地貌包括地貌分区、主要地貌景观类型及其发展演变历史。

       3.2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

       根据公园发育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分别进行描述。

       3.3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3.3.1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

       3.3.1.1 科学价值(包含典型性、稀有性、完整性);

       3.3.1.2 审美价值

       3.3.1.3 科普价值

       3.3.1.4 旅游开发价值

       3.3.2 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等级评价

       通过和国内外同类型地质遗迹景观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的综合价值级别。 4.1 其它自然景观及评价

       说明公园内其它自然景观的类型与特征,评价其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生态价值,并评价其综合价值级别。

       4.2 人文景观及评价

       说明公园内人文景观的类型与特征,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其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并评价其综合价值级别。 5.1 总体布局概述

       5.1.1 布局原则与方法

       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布局原则和方法。例如规模适中原则,完整性、连续性原则,有效保护原则,有利游客和方便管理原则,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原则,有利社区福利改进原则等等。例如空间分析理论划界,群体意愿调查,利用地貌、地物以及行政区划划界,保证公园共享基础设施的完整性等等方法。

       5.1.2 总体布局与空间结构

       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组合、地形地物、水系、行政区划等的自然分布。

       从点(景点、居民点等)、线(景观线、游线、交通线等)、面(景观组合区、地貌区、建筑设施分布区、行政区等)的不同层次、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公园的空间结构。

       5.2 园区、景区

       5.2.1 园区或景区划分的依据

       5.2.2 园区或景区的分区说明

       各园区或景区的特征、性质的描述。

       5.3 功能区

       5.3.1 功能区划分的依据

       5.3.2 功能区的分区说明

       各功能区的功能性质、特征的描述。

       5.4 地质公园的勘界

       5.4.1 勘界的技术方案

       说明需要勘定的地质公园的各类边界,以及勘界的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与手段、精度要求、勘界数据与资料建库存档的办法。

       5.4.2 边界标识碑牌的设立

       列出需要设立的不同级别与类型的边界标识碑牌的数量与位置(列出拟建边界标识碑牌位置的地理坐标)。 6.1 地质遗迹保护区类型、级别与范围的划分

       根据保护对象的自然状况可分为点状,线状,面状类型;按科学价值珍稀程度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必须准确划定(其界线重要拐点要注明坐标);各级保护区要有明确的保护要求。

       6.2 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将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景群、景点、景物划入保护区后,要对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保护现状、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保护方案。特级及一级保护对象要落实到人。 7.1 生态环境保护

       7.1.1 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对公园内的土壤、大气、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本底天然放射性剂量水平,水土流失情况,居民及旅客活动等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情况进行陈述和评价,并对生态环境影响做出预测。

       7.1.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公园生态环境提出保护措施

       7.2 自然灾害防治

       对公园范围内及所在地区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病虫害、极端气候灾害、游客安全事故等灾害的历史状况、发生背景与条件进行分析,论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7.3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说明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的现状,分析生物多样性与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论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7.4 人文景观保护

       说明公园内人文景观保护的现状,分析人文景观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保护措施,并论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7.5 地质公园的环境容量

       7.5.1 环境容量的计算

       说明公园、园区、景区、景点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参数的确定,计算的依据。

       7.5.2 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7.5.3 环境容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7.6 地质公园的建筑容量

       7.6.1 建筑容量的计算

       说明公园建筑容量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参数的确定,计算的依据。

       7.6.2 公园建筑容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7.6.3 环境建筑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8.1 课题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8.1.1 选题原则

       主要围绕资源、保护、科学解说、打造有科学含量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效率、保护游客安全以及公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设立科研课题,充分发掘公园的科学文化内涵并体现前瞻性、实用性原则。

       8.1.2 选题依据

       8.1.2.1对主要地质遗迹在全球或全国范围内地质演化中的代表性的分析对比研究

       8.1.2.2 各类地质遗迹形成演化规律,美学特色,分类,评价准则等的分析对比研究

       8.1.2.3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研究(包括解说员培训,地质博物馆,科普**馆(影视厅),解说碑牌,科普读物等)

       8.1.2.4 地质公园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研究

       8.1.2.5 地质公园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8.1.2.6地质公园旅游产品打造和实施问题研究

       8.1.2.7 地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研究

       8.1.2.8 数字地质公园建设研究

       8.1.2.9 游客安全研究

       8.1.2.10 其它需要研究的问题

       8.2 科学研究计划编制

       将选定的科研项目按规划期限要求编入计划。提出计划实施办法和措施,对近期(3-5年)科研计划要单独编列实施方案。

       8.3 科研基金

       按门票收入的百分之二作为科研基金,要对科研基金设立和使用的办法进行可行性说明。

       8.4 科研成果的出版与转化

       提出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说明。 9.1 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9.2 地质博物馆与科普**馆(影视厅)

       9.2.1 地质博物馆

       新建及改造博物馆的选址、建筑规模与建筑风格要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提出推荐方案,并列出实施计划;编制展出内容提要及展出形式要求。

       9.2.2 科普**馆(影视厅)

       原则上要独立建立,条件不具备者可暂设于博物馆内;要列出建馆面积、座位数及放映技术等级,并列出实施计划;编制放映影片名录、制作计划及技术要求。

       9.2.3 布展形式与演示形式

       对布展演示形式的技术思路、艺术风格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选进行说明。

       9.3 公园主副碑

       9.3.1 主碑

       对公园主碑的选址、占地规模、设计风格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选进行分析与论证,说明推荐方案的依据。

       9.3.2 副碑

       对公园副碑的选址、占地规模、设计风格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选进行分析与论证,说明推荐方案的依据。

       9.4 景点(物)解说牌

       对公园景点(物)解说牌设置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进行说明并编制实施方案。

       9.5 公共信息标识牌

       对公园公共信息标识牌设置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进行说明和编制实施方案。

       9.6 图书音像出版物

       对“公园科学导游图”、“ 国家地质公园丛书” 等图书音像出版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进行说明并提出实施方案。

       9.7 解说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对解说系统维护与更新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进行说明并提出维护增补方案。 10.1 乡土科普活动

       对乡土科普教育的活动内容、对象、活动条件及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近期活动方案。提出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计划。

       10.2 教学实习活动

       对教学实习活动需求、客源构成、活动条件及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近期的行动方案。提出与有关院校科研学术机构合作建立教学实习、科研基地计划。

       10.3 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需求、客源及构成、活动条件及项目可行性分析并编制近期活动计划。 11.1 旅游发展目标

       说明旅游发展目标和指标制定的依据。

       11.2 旅游客源市场

       11.2.1 市场调查

       说明市场调查的原则、技术方法,以及调查实施的过程与结论。

       11.2.2 市场预测

       说明市场预测的依据与技术方法。

       11.2.3 市场定位

       说明市场定位的依据与技术方法。

       11.3 旅游项目(产品)

       11.3.1 旅游项目规划的原则

       11.3.2 各类旅游项目规划的依据和设计思路

       11.3.3 各类旅游项目推广的基础条件与可行性分析

       11.4 地质旅游纪念品

       11.4.1 地质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基本原则

       11.4.2 地质旅游纪念品主题确定、产品系列设计的依据与技术思路

       11.4.3 地质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营销规划的可行性论证 12.1 地质公园数据库与GIS

       12.1.1 建设目的

       例如地质遗迹研究数据共享;有利地质遗迹管理等等。

       12.1.2 技术标准

       说明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以及技术标准的适用性。

       12.1.3 内容与功能

       分析数据库内容与功能需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说明数据库总体框架的技术思路。

       12.1.4 应用与管理

       应用与管理能力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建设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2.2 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的现状与需求分析,说明公园的综合环境监测系统(如水文、气象、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物种等)和旅游管理监测系统(如公园内的游客容量、交通疏导、旅游安全等)规划的依据和技术思路。

       12.3 网站与网络系统

       网站与网络系统的现状与需求分析,说明公园网站与网络系统规划的依据和技术思路,以及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13.1 道路交通

       13.1.1 外部交通

       规划原则与结构分析

       13.1.2 内部道路和交通

       规划原则与结构分析

       13.1.3 停车场

       规划原则与结构分析

       13.1.4 其他交通方式

       规划原则与结构分析

       13.2 供水供电设施

       13.2.1供水工程设施

       供水及需水量现状,需求预测,用水标准,水源选择的依据、供水方案及工程建设的控制要求。

       13.2.2供电工程设施

       电源及用电需求量现状,需求增长分析,电源选择、工程选址、规模的依据及建设控制要求。

       13.3 环境卫生

       公共卫生间的规划原则,选址、布局的依据,建设控制要求。

       污水、垃圾排放处理的现状,污水、垃圾排放量的预测,处置原则,建设控制要求。

       13.4 通讯设施

       通讯设施现状,需求预测,规划原则,建设控制要求。

       13.5 服务设施

       13.5.1 餐饮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选址、规模、布局的依据,建设控制要求

       13.5.2 住宿设施的规划原则,选址、规模、等级、布局的依据,建设控制要求

       13.5.3 安全、防护设施的规划原则,功能、布局的依据,建设控制要求

       13.5.4 医疗服务点的规划原则、功能,选址、规模、布局的依据,建设控制要求 14.1 土地利用规划

       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调整方案及规划协调。

       首先要对规划区本底的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对现状不同类型用地的数量和分布进行分析;在前述两项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公园的需要,综合平衡,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规划、调整;根据地质公园用地分类(如附表3)最后编制土地利用平衡表(包括现状的和规划的)。 15.1 社区调整

       包括居民点调整与迁移,人口与劳动力转移到为地质公园服务的相关行业中等。

       15.2 景观整治

       15.2.1 整治目标

       15.2.2 整治原则

       15.2.3 分期整治的依据 16.1 管理机构设置

       16.2 职能部门设置

       16.3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专业人员配备现状,专业人员来源,专业类型、学历、比例分配的需求分析。

       16.4 导游

       导游人才现状,对导游技能、能力、资质、地质专业知识需求的分析,导游培训条件、途径的说明。

       16.5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现状,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培训条件与途径的说明。

       16.6 近期建设项目确定的依据

       16.7 项目实施规划(多个项目应分别说明)

       16.7.1 实施地点的选择

       16.7.2 项目功能定位

       16.7.3 项目的结构与组织

       16.7.4 项目建设的控制要求

       16.7.5 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16.7.6 项目资金来源

       附表1 大类 类 亚 类

       一、地质(体、层)剖面大类 1.地层剖面 (1)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

       (2)全国性标准剖面

       (3)区域性标准剖面

       (4)地方性标准剖面

       2.岩浆岩(体)剖面 (5)典型基、超基性岩体(剖面)

       (6)典型中性岩体(剖面)

       (7)典型酸性岩体(剖面)

       (8)典型碱性岩体(剖面)

       3.变质岩相剖面 (9)典型接触变质带剖面

       (10)典型热动力变质带剖面

       (11)典型混合岩化变质带剖面

       (12)典型高、超高压变质带剖面

       4.沉积岩相剖面 (13)典型沉积岩相剖面

       二、地质构造大类 5.构造形迹 (14)全球(巨型)构造

       (15)区域(大型)构造

       (16)中小型构造

       三、古生物大类 6.古人类 (17)古人类化石

       (18)古人类活动遗迹

       7.古动物 (19)古无脊椎动物

       (20)古脊椎动物

       8.古植物 (21)古植物

       9.古生物遗迹 (22)古生物活动遗迹

       四、矿物与矿床大类 10.典型矿物产地 (23)典型矿物产地

       11.典型矿床 (24)典型金属矿床

       (25)典型非金属矿床

       (26)典型能源矿床

       五、地貌景观大类 12.岩石地貌景观 (27)花岗岩地貌景观

       (28)碎屑岩地貌景观

       (29)可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景观

       (30)黄土地貌景观

       (31)砂积地貌景观

       13.火山地貌景观 (32)火山机构地貌景观

       (33)火山熔岩地貌景观

       (34)火山碎屑堆积地貌景观

       14.冰川地貌景观 (35)冰川刨蚀地貌景观

       (36)冰川堆积地貌景观

       (37)冰缘地貌景观

       15.流水地貌景观 (38)流水侵蚀地貌景观

       (39)流水堆积地貌景观

       16.海蚀海积景观 (40)海蚀地貌景观

       (41)海积地貌景观

       17.构造地貌景观 (42)构造地貌景观

       六、水体景观大类 18.泉水景观 (43)温(热)泉景观

       (44)冷泉景观

       19.湖沼景观 (45)湖泊景观

       (46)沼泽湿地景观

       20.河流景观 (47)风景河段

       21.瀑布景观 (48)瀑布景观

       七、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 22.地震遗迹景观 (49)古地震遗迹景观

       (50)近代地震遗迹景观

       23.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51)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24.地质灾害遗迹景观 (52)山体崩塌遗迹景观

       (53)滑坡遗迹景观

       (54)泥石流遗迹景观

       (55)地裂与地面沉降遗迹景观

       25.采矿遗迹景观 (56)采矿遗迹景观

       附表2 序

       号 用地代号 用 地 名 称 面积

       (km2) 占总面积的比例(%) 人均面积

       (m2/人)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00 合计 地质公园规划用地 — —

       01 甲 地质遗迹景观用地 — —

       02 乙 公园设施用地

       03 丙 居民社会用地

       04 丁 交通与工程用地

       05 戊 林 地 — —

       06 已 园 地 — —

       07 庚 耕 地 — —

       08 辛 草 地 — —

       09 壬 水 域 — —

       10 癸 滞留用地 — —

       备 注 年现状总人口 万人,其中游客 人,职工 人,居民 人

       年规划总人口 万人,其中游客 人,职工 人,居民 人

       注1:其中“—”表示不适用。

       注2:第03项的人均面积计算基数,只计算在项用地内居住的人数,

       不含游客数。游客数是指旅游高峰季节的日平均数。

       附表3 序号 代号 用地名称 范 围 备 注

       01 甲 地质遗迹景观用地 地质景观用地、地质迹保护用地、需恢复的景观用地、野外游憩用地、其他观光用地

       02 乙 公园设施用地 独立旅游基地用地、娱乐文体用地、度假保健用地、科普设施用地、其他设施用地

       03 丙 居民社会用地 居民点用地,其他社会建设用地 非旅游建设

       用地

       04 丁 交通与工程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内部交通用地(包括车场)、其他配套设施用地

       05 戊 林 地 除园地外的所有林地

       06 已 园 地 各类人工经济林园地 不含竹木材林

       07 庚 耕 地 菜地、旱地、水田、水浇地等

       08 辛 草 地 各类草地

       09 壬 水 域 河、湖、海、滩、渠、水库等

       10 癸 滞留用地 所有废弃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荒地

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游玩攻略

       海口火山地质公园是中国AAA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地质公园,汇集了几千年前的火山文化和热带生态。火山地貌非常丰富,构成了一个具有热带城市文化和火山生态内涵的地质公园。

       公园内有40多座第四纪火山,类型多样,熔岩景观丰富,熔岩隧道奇特。千年前的火山,千年的火山岩文化,热带生态植被群落,别有一番滋味。近年来,景区增加了古民居、公祠、耙、卧柜等,反映了火山地区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用具,包括石器、木制品、火山石艺术等。大家可以在游玩中了解古老的火山文化,体验火山地区居民的生活。海南的制高点也在公园里,空气清新。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琼州海峡。

       推荐路线: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泾板块

       火山口的地质遗迹

       主要的地质遗迹是由40座火山组成的第四纪火山群。火山类型齐全多样,几乎涵盖了玄武火山喷发的各种火山。这里有30多条熔岩隧道,最长的有2000多米。它们的内部形态和景观丰富而奇妙,为国内外所罕见。公园内火山锥、火山口、玄武岩台地等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生态群落植物有1200多种。果园与火山景观融为一体,是热带城市火山生态的杰出代表。公园内有千百年来人们利用玄武岩建造的古村落、石屋、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具,记录了人与石的火山文化脉络,堪称中国火山文化的经典。主要景点有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泾板块等。

       双池岭

       是公园里的一个窗口景点。景区内有四座火山,分别是南锥的陆锋山、北锥的堡子山和两座被称为“火山宝宝”的小型寄生火山。山脊是两座平行的孪生马尔火山,而火山口壁是凝灰岩环。

       罗京盘

       罗京马攀诱饵火山,内径1000米,有一个完美的圆形低平火山口,其放射状和圆形阶梯状的田园风光十分宜人。

       洞穴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一个洞。天外有天,令人困惑。岩壁上挂着各种熔岩奶,似落非落,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山洞里到处都是奇石异水,随时都能听到清晰的水滴声。水滴在不同形状和质量的岩石上造成不同的音调,形成非常优美的韵律。

       仙人洞

       仙人洞上段最多因洞穴坍塌而分成数十条熔岩隧道。其中一些洞穴就像相互连接的蜘蛛网;有的像露天地下餐厅;其他的就像奇异的城堡和宫殿。阳光透过隧道坍塌形成的天窗,照射在隧道上,使黑暗的隧道里的景色清晰而壮美。

       马鞍岭火山

       由四座火山组成,分别是南锥的风路岭火山口、北锥的堡子岭火山口和侧面的两座寄生小火山。它们就像一双眼睛,叫做眼脊,被称为火山宝宝。1996年,中国主会场——世界旅游日在这里举行,受到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旅游官员的高度赞扬。

       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是我国AAAA级景区也是世界地质公园,这里汇聚了万年、千年前的火山文化和热带生态的景象,火山地质景观非常丰富,构成了热带城市文化与火山生态为内涵的地质公园。

       火山口公园拥有40多座第四纪火山,类型多样、熔岩景观丰富、熔岩隧道奇特。万年前的火山,千年火山石文化和热带生态植被群落相融合,别有一番滋味。近年景区还增加了古民居、土地公龛、耙、躺柜等许多反映火山地区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用具,包括石器、木器和火山石艺,大家在游玩中了解火山远古文化,体验火山地区居民生活。海南的制高点也在园区内,空气清新,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望见琼州海峡。

游玩线路推荐: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京盘

火山口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主体为40座火山构成的第四纪火山群。火山类型齐全、多样,几乎涵盖了玄武质火山喷发的各类火山。熔岩隧道有30多条,最长到2000余米,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为国内外所罕见。园区在火山锥、火山口及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热带雨林为代表生态群落植物有1200多种,果园与火山景观融为一体,为热带城市火山生态的杰出代表。园区内保存有千百年来人们利用玄武岩所建的古村落、石屋、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器具,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主要景点有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京盘等。

双池岭

       是园区内一个窗口性景区,景区内有4座火山,南锥风炉岭,北锥包子岭及两个被称为“火山圣婴”的小型的两个寄生火山。岭为并列的两个孪生玛珥火山,火口垣为凝灰岩环。

罗京盘

       罗京盘玛饵火山,内径达1000米,形态完美的圆形低平火口,放射状与环梯状田园景色十分怡人。

       洞分上、下两段,下段洞中有洞,天外有天,令人扑朔迷离,岩壁上吊着、贴着各种各样的熔岩石乳,似落非落,令人惊叹。此洞石奇,水也奇,随时可以听到水滴的清逸声,水滴在不同形质的岩石上引起不同的音调,组成十分美妙的音韵。

仙人洞

       仙人洞的上段因洞顶多处塌陷而分成数十段熔岩隧洞,这些石洞有的像互相连接的蜘蛛网状;有的像开阔的地下餐馆;有的则好比离奇的古堡宫殿。阳光通过隧洞塌陷所形成的天窗照耀洞中,使阴暗的洞中景物一片清明,蔚为壮观神奇。

马鞍岭火山

       由四座火山组成,南锥风炉岭火口,北锥包子岭火口及旁侧两个寄生小火山,它们犹如一对眼睛而称眼睛岭,被誉为火山圣婴。1996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曾在这里举行,受到20多个国家专家和旅游界官员的高度称赞。

       好了,今天关于“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火山口地质公园规划”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